关闭
  • 首页
  • 志怪
    • 民间
      • 聊斋
        • 鬼啊
          • 历史
            • 文化
              • 幽默
                • 传奇
                  • 励志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哲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志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神仙故事——张道陵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道陵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道陵,沛国人,原是太学中的墨客,非常博学,通晓五经。晚年时,他感叹道:“通晓五经对延年益寿一点用都没有啊!”就开端潜心研究长生之道。他得到了黄帝的“九鼎丹法”,是炼制丹药的秘方,想依照此方实验炼丹。但炼丹的药石非常贵,张道陵家又很穷,想致富,种田畜牧他又不拿手,干脆抛弃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听说四川的老大众性情憨厚,容易接受教育点化,而且那里名山大川许多,就带着弟子到了四川大足县,进了鹄鸣山,写了二十四篇论述道术的文章,都是他仔细思索修炼求道的体会。有一天,遽然有仙人突如其来,他们不计其数,或搭车骑马,或驾龙骑虎,数不胜数。神仙中有的自称是柱下史,有的自称是东海小童。他们把太上老君新写的《正一明威秘箓》和《正一法文》传授给张道陵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道陵从这两部经卷中学习到了看病的仙方,所以大众们都聚在他身边求他看病,拜他为师,弟子不计其数。所以张道陵在弟子中设了“祭酒”的官职以管理其弟子,和朝廷中的官职称谓相同。他还叫弟子们依照需求轮流交纳米粮、器具、纸笔、柴草等东西,派人修整路途,不去修整路途的人,张道陵就让他们患病。县里原本就有许多桥梁路途需求修整,但一向没有人管,现在在张道陵的召唤下,大众们力争上游地清除道上的野草,清挖阻塞的河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些蒙昧的人不知道这是张道陵授意咱们的,还以为是上天的旨意呢。张道陵觉得还应该点化人们的廉耻之心,以此来管理众人。他不愿意动用惩罚,就立下了一个规则:但凡有疾病的人,都要把自己有生以来犯过的罪过写在纸上,然后扔到水里,对天发誓今后永不再犯,否则就要死。这样,大众们永远都会记住不能犯罪,犯了罪的就要患病,所以就把自己的罪过都告知出来,这样做一来能够使病康复,二来使其感到惭愧今后就不敢再重犯,而且由于慑于神灵而改过自新。自从张道陵实行了这个办法后,但凡犯过罪的,都改恶向善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道陵也因而得了许多财物,再用这些钱财去买炼灵药所要用的草药和石料,总算把丹炼成了。丹炼成后,张道陵只吃了半付药,由于他不愿升天,但他已经会分身术,能够把自己分为几十个人了。张道陵住的地方门前有个水池,他常搭船在水中玩耍,而他的道友和来宾常常多得挤满了庭院和街巷。他就分出一个自己和来宾们说话应酬,而真身还在池中玩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道陵给人看病,多是用黑白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,在神仙们传授给他的药方的基础上,根据病人的病情对药方进行改动变化,灵活运用。他常对人们说:“你们大多贪恋尘世的欢喜,所以不能超逸凡俗,所以更需求用我的炼气养精的方法来引导控制男女之事,再配合服食草药,就能够活到几百岁了。”张道陵有一个最重要的秘方,只传授给王长一个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一天,他说有一个从东方来的人,也应该得到秘方。这人应该在正月初七中午到张道陵这儿,张道陵事前就说了这人的面貌身段。到了所说的日子时辰,公然来了个叫赵升的人,但不是从东方来的,不过他的样貌身段却与张道陵事前说的彻底相同。张道陵对赵升检测了七次,七次都经过今后,才把丹经传授给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次检测是,赵升来到张道陵居处后,门人不给他通报,并对他加以辱骂。赵升就在门外一向露宿不愿离去,如此四十多天,张道陵才让他进门。第2次检测是,让赵升在田里看守庄稼、驱赶野兽,到了晚上,张道陵就派了一个女子去见赵升。那女子长得非常美丽,假装是长途跋涉的旅客,要求在赵升这儿借宿,并和赵升同床挨着睡觉。第二天那美女又假装脚痛待着不愿离去,赵升只好让她又留宿几日。那女子经常撩拨赵升,但赵升始终行为规矩,不受诱惑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次检测,赵升在路上走时,张道陵故意在路上放了三十块金子,赵升看见后动也没动继续走路。第四次检测,让赵升进山砍柴,三只山君来到他跟前,撕咬他的衣服,但并不伤害他的身体。赵升一点也没有表现出害怕的神色,脸不变色心不跳,对山君说:“我是个学道的人,从小就没做过坏事,所以不远千里来拜师学道,求长生不老之术,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呢?难道是山神派你们来检测我的吗?”过了一瞬间,三只山君就离去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次检测,让赵升在街上买了十几匹绢绸,付完钱今后,老板却污蔑赵升说他还没有付钱。赵升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卖掉,用这些钱买来了绢绸还给那老板,一点怨气都没有。第六次检测,安排赵升看守粮仓,有一个人向赵升磕头乞讨。只见他衣衫褴褛,面目肮脏,身上还生满了脓疮,又腥又臭。赵升见他非常可怜,忍不住流下眼泪。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给这个人穿上,又用自己的粮食煮饭给他吃。这个人临走前,赵升又把自己的粮食送给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次检测,张道陵带着弟子们登上山崖绝壁,下面的石缝之间长着一株桃树,大概有人的手臂那么粗,桃树下便是万丈深渊,树上结着很大的桃子。张道陵对弟子们说:“谁能摘下那桃子,我就把修道的秘诀传授给他。”当时有三百来个弟子趴在崖边看那桃树,一个个都吓得双腿打战,背上直冒盗汗,不敢长期看那桃树,都吓得退了回去,拒绝他们的教师说不敢去摘那桃子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要赵升一个人说:“有神灵保佑,有什么风险呢?何况还有我的教师在这里,怎么会看着我摔死在山沟里?既然是教师让摘这桃子,说明这桃子一定能够摘得到。”说完,赵升就从山崖上跳下,落在桃树上,身子都没有打晃,摘下一大堆桃子。但是石壁像墙那么峻峭,无法攀爬返回山崖之上。所以赵升就把摘到的桃子一个一个扔上去,总共二百零二个。张道陵把桃子分给弟子们一人一个,自己吃了一个,给赵升留了一个等他上来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咱们亲眼看见张道陵的手臂忽然加长了两三丈,伸到桃树上去拉赵升,一下子就把赵升拉了上来。张道陵把刚才留的桃子给了赵升,赵升吃完今后,张道陵就站在山崖边上笑着说:“赵升心术规矩,所以跳到桃树上今后晃都不晃一下。我也想跳下去,一定能摘到最大的桃子。”弟子们都劝他不要跳,只要王长和赵升不说话。张道陵纵身向下一跳,却没有落在桃树上,不知落到什么地方去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众弟子们看周围都是高山峻岭,山顶高入云天,向下则是看不见底的深渊,连路途都没有。弟子们没有不慌张哭泣的,只要赵升和王长没有哭,很长期后两人说道:“教师就像咱们的父亲相同,现在他掉进了万丈深渊,咱们怎么能安心肠活在世上!”说完两个人也一齐跳下了山崖,却正好落在张道陵的面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只见张道陵盘腿坐在一个很小的有帷帐的床上,看见赵升和王长,他笑着说:“我知道你们两个会来的。”接着就向他俩传授了修道的秘诀。三天之后,师徒三人一起回到家中,其他弟子们看见三个人还活着,又惊又喜。后来,张道陵和赵升、王长都成仙飞升,弟子们仰着头看着他们渐渐飞入云中不见了。最初,张道陵到大足的鹄鸣山炼成灵药后,只吃了半付,虽然没有升天,但已经是地上的神仙了。他不急着升天,便是为了对赵升作七次检测以便超度他。从这七次检测中,张道陵知道赵升修道的志趣是规矩而坚定的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原文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道陵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道陵者,沛国人也,本太学书生,博通五经。晚乃叹曰:“此无益于年命,遂学长生之道,得黄帝“九鼎丹法”,欲合之。用药皆糜费钱帛,陵家素贫,欲治生,营田牧畜,非己所长,乃不就。闻蜀人多纯厚,易可教化,且多名山。乃与弟子入蜀,住鹄鸣山,著作道书二十四篇,乃精思炼志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忽有天人下,千乘万骑,金车羽盖,骖龙驾虎,不可胜数。或自称柱下史,或称东海小童。乃授陵以新出《正一明威》之道,陵受之,能治病,于是百姓翕然,奉事之以为师,弟子户至数万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即立祭酒,分领其户,有如官长。并立条制,使诸弟子,随事轮出米绢器物纸笔樵薪什物等,领人修复道路,不修复者,皆使疾病。县有应治桥道,于是百姓新草除溷,无所不为,皆出其意。而愚者不知是陵所造,将为此文从天上下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陵又欲以廉耻治人,不喜施罚刑,乃立条制:使有疾病者,皆疏记生身已来所犯之罪,乃手书投水中,与神明共盟约,不得复犯法,当以身死为约。于是百姓计念,邂逅疾病,辄当首过,一则得愈,二使羞惭,不敢重犯,且畏天地而改。从此之后,所违犯者,皆改为善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陵乃多得财物,以市其药,合丹。丹成,服半剂,不愿即升天也,乃能分形作数十人。其所居门前水池,陵常乘舟戏其中,而诸道士宾客,往来盈庭巷(巷原作盖,据明抄本改)座上常有一陵,与宾客对谈,共食饮,而真陵故在池中也。其治病事,皆采取玄素,但改易其大较,转其首尾,而大途犹同归也。行气服食,故用仙法,亦无以易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陵语诸人曰:“尔辈多俗态未除,不能弃世,正可得吾行气导引房中之事,或可得服食草木数百岁之方耳。”其有九鼎大要,唯付王长。而后合有一人从东方来,当得之。此人必以正月七日日中到,其说长短形状。至时果有赵升者,不从东方来(明抄本无不字)生平未(未原作原,据明抄本、陈校本改)相见,其形貌一如陵所说。陵乃七度试升,皆过,乃受升丹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试者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试,升到门不为通,使人骂辱,四十余日,露宿不去,乃纳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试,使升于草中守黍驱兽,暮遣美女非常,托言远行,过寄宿,与升接床。明日又称脚痛不去,遂留数日。亦复调戏,升终不失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试,升行道,忽见遗金三十瓶,升乃走过不取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试,令升入山采薪,三虎交前,咬升衣服,唯不伤身。升不恐,颜色不变,谓虎曰:“我道士耳,少年不为非,故不远千里,来事神师,求长生之道,汝何以尔?岂非山鬼使汝来试我乎?”须臾,虎乃起去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试,升于市买十余匹绢,付直讫,而绢主诬之,云未得。升乃脱己衣,买绢而偿之,殊无吝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试,升守田谷,有一人往叩头乞食。衣裳破弊,面目尘垢,身体疮脓,臭秽可憎。升怆然,为之动容,解衣衣之,以私粮设食,又以私米遗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试,陵将诸弟子,登云台绝岩之上,下有一桃树,如人臂,傍生石壁,下临不测之渊,桃大有实。陵谓诸弟子曰:“有人能得此桃实,当告以道要。”于时伏而窥之者三百余人,股战流汗,无敢久临视之者,莫不却退而还,谢不能得。升一人乃曰:“神之所护,何险之有?圣师在此,终不使吾死于谷中耳。师有教者。必是此桃有可得之理故耳。”乃从上自掷,投树上,足不蹉跌,取桃实满怀。而石壁险峻,无所攀援,不能得返。于是乃以桃一一掷上,正得二百二颗。陵得而分赐诸弟子各一,陵自食,留一以待升。陵乃以手引升,众视之,见陵臂加长三二丈,引升,升忽然来还。乃以向所留桃与之。升食桃毕,陵乃临谷上,戏笑而言曰:“赵升心自正,能投树上,足不蹉跌,吾今欲自试投下,当应得大桃也。”众人皆谏,唯升与王长嘿然。陵遂投空,不落桃上,失陵所在。四方皆仰,上则连天,下则无底,往无道路,莫不惊叹悲涕。唯升、长二人,良久乃相谓曰:“师则父也,自投于不测之崖,吾何以自安!”乃俱投身而下,正堕陵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见陵坐局脚床斗帐中,见升长二人笑曰:“吾知妆来。”乃授二人道毕,三日乃还。归治旧舍,诸弟子惊悲不息。后陵与升、长三人,皆白日冲天而去。众弟子仰视之,久而乃没于云霄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,陵入蜀山,合丹半剂,虽未冲举,已成地仙。故欲化作七试,以度赵升,乃知(知原作如,据明抄本、陈校本改)其志也。(出《神仙传》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6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+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标签: 神仙 古代 故事 张道陵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发表日期:2022-09-23 08:30:02 编辑:故事爷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神仙故事——王远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篇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志怪故事三则——陈褒,食虎,周雄
                      怎样面对磨难?
                      怎样面对磨难?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迷糊开车(现代故事)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迷糊开车(现代故事)
                      别那么悲愤,这个世界不欠你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别那么悲愤,这个世界不欠你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沽酒王氏,袁州老父,朱廷禹,神女买胭脂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沽酒王氏,袁州老父,朱廷禹,神女买胭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家喜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古代志怪故事1210(佛图澄,出自高僧传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志怪故事(一波三折,发人深省的风水先生故事,节选自鬼吹灯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3古代志怪故事1254(谢老牛,鬼行雷,白话文言对照,出处见正文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4古代志怪故事(韩布衣的四次奇遇,道士,女侠,泥像,雅鬼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5古代志怪故事1259(捉鬼,冥报,定兴城隍,醉茶志怪三则文言文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1古代志怪故事1210(佛图澄,出自高僧传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志怪故事(一波三折,发人深省的风水先生故事,节选自鬼吹灯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3古代志怪故事1254(谢老牛,鬼行雷,白话文言对照,出处见正文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4古代志怪故事(韩布衣的四次奇遇,道士,女侠,泥像,雅鬼)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5古代志怪故事1259(捉鬼,冥报,定兴城隍,醉茶志怪三则文言文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导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注我们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热门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没什么比犹豫和纠结更“浪费时间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没什么比犹豫和纠结更“浪费时间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/0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5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张大帅的干爹(民间故事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大帅的干爹(民间故事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/0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4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毒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毒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/0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5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底蕴的厚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底蕴的厚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/3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49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南极杀人悬案(现代故事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极杀人悬案(现代故事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/3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蛇 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蛇 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/3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热门评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没什么比犹豫和纠结更“浪费时间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没什么比犹豫和纠结更“浪费时间”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/0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5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张大帅的干爹(民间故事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大帅的干爹(民间故事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/0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4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毒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毒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/0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5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底蕴的厚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底蕴的厚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/3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49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南极杀人悬案(现代故事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南极杀人悬案(现代故事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/3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蛇 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蛇 媒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/3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4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猜你喜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清代志怪故事——段公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代志怪故事——段公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/0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32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白话《夜雨秋灯录续》——四梦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话《夜雨秋灯录续》——四梦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/0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1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永护军,朱外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代志怪故事——永护军,朱外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/0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25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鬼引路,鬼影,论刀笔(纪晓岚著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鬼引路,鬼影,论刀笔(纪晓岚著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/0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0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清代志怪故事——某马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代志怪故事——某马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/0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80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白话聊斋——荷花三娘子(为谋良匹报深恩,荷蒂轻镕蜡火温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白话聊斋——荷花三娘子(为谋良匹报深恩,荷蒂轻镕蜡火温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/0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78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志怪故事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民间故事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聊斋故事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鬼故事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历史故事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文化故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口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精品文摘」一眼看出优秀的人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文章目录
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繁
                      © 2019-2020 民间小故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申明:民间故事也是文学的一种传播形式,请勿与封建迷信挂钩!